您当前的位置:云阳人才网 > 求职宝典 >
云阳春节后求职面试避坑指南

简书    时间:2020-01-10    云阳人才网

春节后惯例会迎来一波离职潮。应聘者和招聘公司的博弈即将如火如荼,我想分享一点个人的经验教训。

 

 

 

我常年混迹互联网行业,做过三四家公司,最长的三年半,最短的4个月,文案到运营都干过,没有什么傲人的成绩,也就比混吃等死强一点。但自己不甘心,无力改变时,就寄希望于换一个环境。最近这家公司是一家大型国企,2015年进去,很快就进入到半退休状态,大部分工作都交给支撑方做,我们只要改下PPT ,开个会做下汇报,说下八卦扯下皮,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了。

 

 

 

而后终于忍受不了,果断更新简历。本着一边混时间一边挑工作的心态迎接新机会。有半年时间,接到很多猎头和HR电话,参加了N场面试,趟了很多坑,现将这些血泪浇过的坑归纳如下,希望能对互联网行业的求职者有所帮助。

 

 

 

 

一、以面试名义借脑

 

 

 

这是最臭名昭著的做法。

 

 

 

我有学设计的朋友按照企业要求交出一份作品作为敲门砖后,被告知能力不符合要求打发走了,后来通过圈内人打听到该作品被企业改动后用在其他地方了。

 

 

 

把简历挂上某线上直聘APP后,一个号称某公司项目经理的女士跟我打招呼,不问履历和跳槽原因,直接抛出一个问题:你对用户标签设置这个问题怎么看?拉拉杂杂回答完,又抛出一个问题,全是关于产品规划和操作的细节,隐约感觉不对劲,但想着反正有空就陪她扯一下。到后来她也问不出什么了,约我第二天去面试。第二天是周六,我想创业型公司周六上班也不奇怪,就去了。跟我线上聊天的那位女的没有出现,来了个男的,负责渠道推广。他简单介绍了正在做的一个产品,是一个外包工作社区,企图搭建需求方和供应方之间的交易平台。然后不停问我知道什么产品推广的方法,我拉拉杂杂说了一些,又问能否形成方案写出来,特别是那些非常规的推广渠道。这时我已经完全肯定这家公司并非真心招人,只不过利用面试者给他们免费提供思路而已,而且还是两个人,分两个角度压榨我的点子。幸好我都是点到为止,没有把箱底货亮出来。

 

 

 

我也做过项目招过人,如果要试探面试者的专业能力,只要深入探讨下他做过的案例就心中有数了,或者假设一个情景看他的解决办法,完全没必要一直抛出新问题追问执行细节。而且更重要的是,招进来的这个人是要成为同事长期相处的,他的背景、性格、脾气也是需要考察的纬度,面试时没理由不问,就算不当面问,也会通过背景调查、职业测试等进行了解。

 

 

 

 

二、为了完成招聘任务胡乱承诺

 

 

 

这种情况多出现在猎头身上。为了忽悠你去跟企业见面,口吐莲花滔滔不绝,唯恐你跑了。有一次某猎头约我去郊区一家公司面谈,给出的薪水范围十分诱人,我说这个薪水高出市场水平挺多的,企业真的愿意吗?他说因为离市区远很难招人,所以开个高价。反正我家在郊区,过去上班的话正合我意。在地铁转公交折腾了差不多三个小时后,我来到一个厂区门口,差点崩溃。聊完之后,他们对我还是挺认可,当场给了offer,但薪水只有猎头承诺的二分之一。我头也不回地走了。

 

 

 

不知道是猎头行业门槛低,还是我能力渣接触不到高级点的猎头,反正遇到的奇葩挺多。有好几次我听完职位介绍和要求后,要反过来跟他解释他应该找怎样的人才合适,就差没教他怎么筛选简历了。有个猎头跟我说他们想找一个人做团队管理,还要做产品设计、运营方案、数据分析,偶尔还要做图所以最好懂PS ,英语流利就更好了。我说这种全才不是没有,但你的出价起码要调高三倍才能请到,因为这些是一个团队才能完成的事啊。

 

 

 

 

三、走过场装样子

 

 

 

这个原因很多,有的是企业已经有内定人选,为了制造公平的假象,找几个人随便面试下。有的是招而不聘纯粹打打广告。还有的是HR不负责,坐到你对面了才认真看简历,发现原来不对口或者不符合需求,随便聊几句就把你打发走。通常是装模作样去找领导来,结果领导不是没上班就是在开会,反正你就走吧大门在那边。你可能花了一个晚上准备又请了半天假,就这么浪费了,你很生气,但找谁说理。

 

 

 

接到面试电话不要太兴奋,一定要做好前期沟通,说清楚自己的期望和能力,问清楚对方要找什么样的人,预估双方匹配度有多高,然后再约时间面谈。通常电话里很难有清晰的思路,最好要求对方发个招聘信息过来,自己再花一个小时搜索下企业信息。当然这些做法不能让你判断出对方是否在走过场,但对着文字人会冷静下来,可以提前准备,感觉是坑或希望不大就直接邮件回绝。

 

 

 

 

四、不靠谱的项目或诈骗集团

 

 

 

遇到过几次,都是主动找上门的,花样百出。

 

 

 

第一次是一个做厨房垃圾分类回收的创业公司,打着高新科技项目的旗号,还说得到政府扶持基金。我一想垃圾分类搞了这么多年,还不是虚有其名,垃圾车一来一股脑儿全倒进去,谈何分类。放下电话马上打给一位在省科技厅的朋友,回说这种多半是骗政府补贴的,见得多了,说崩就崩。我到工商局网站查了一下其注册资本……好吧,果断拒绝。

 

第二个是做网上商城的,名字没听说过,说是一年营业额也有好几个亿。我根据对方给的网址跑去看了一眼,妈呀,套用了某知名商城的页面,改了个名字,就敢说是自己的产品。顺手搜索下公司信息,挖到几则报道,涉嫌传销和诈骗。

 

 

 

还有几个搞p2p金融借贷的,叫我去面谈,开出的条件很诱人,但考虑到崩盘率太高,婉拒。

 

 

 

只要善用网络和亲友的信息,基本可以避开这类型的坑。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,这是永恒的真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