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云阳人才网 > 创业指南 >
想钱的多少决定你赚钱的多少

世界经理人博主谭泉林    时间:2019-03-19    云阳人才网

最近股市非常火爆,好多人早已开始摩拳擦掌准备进去大赚一番,甚至梦想着从中能轻易赚取一大笔收入来实现自己的财务自由。诚然,相比于每天辛辛苦苦还不一定让领导满意的工作,股市简直太友好且轻松。每天关注着自己持有和即将买入的股票,心情也随之跌宕起伏,有时能赚取相当于自己一个月工作的收入,有时也能亏损不止一个月工作的收入。看着似乎只是业余时间在炒股,其实投入的精力一点也不比主业工作少多少。但结局是进入股市的绝大部分人最后都带着失望甚至是怨愤离场。
为什么绝大多数小散们都是业余时间炒炒呢?其实大家也都清楚炒股并非稳定收入的长久之计,而且也深知自己并不专业,只是看着行情不错,想必顺便能赚到点轻松钱。在牛市中,很多冲进去的小散们多半是给人站岗抬轿而已。原因很简单,牛市中行业轮动,风格切换较快,在信息、资金与机构相比都不在一个层次的情况下,几乎都无法跟上他们的脚步;而赚了想更多,亏了想回本的心理作用下,不亏都很难。每个仅仅想赚点零花的散户们,最后连本金都被套进去了。
是的,小散们想的赚取单位不过是千、万甚至是百,十万已经是很高了,几乎没小散真正敢想要从股市中赚取百万收益。大家也清楚期望从股市中暴富几无可能,正因为这个赚钱的单位不大才有侥幸心理去股市乱撞。想钱的单位范围限制了我们赚钱的范围,如果我们想要赚取十万、百万,选取的方向一定是在股市以上。
想钱和赚钱的方向其实是高度一致的,一个是持续稳定的资金流入,一个是大额的不定期流入。第一个是我们大部分的选择方向,那就是在企业上班或个体户经营。每个人的薪水不一样,只要在自己的工作中发挥好自己的岗位价值,这个收入基本是持续且有上升趋势的。此外,一些人不断地挖掘发挥自己的第二优势,充分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做个性化创作,如这两年的自媒体、短视频、网店甚至微商等等。第二个一般是盈利性的企业机构,收入不确定,有高有低,有淡旺季,有时甚至是亏损,然后这个收益有非常可观的机会,有时一笔收入不仅能抵消所有亏损还能大额盈余。炒股就有第二种类型的性质,只是介于资源的不对等,期间的风险也不对等。
我们大部分人都可以接受风险收益成比例,比如银行理财、货币基金,低风险相对地低收益,高风险如创业,虽然风险和个人辛劳、压力都比正常上班成倍增加,但依然无数人在不断地做创业努力,因为一旦企业走上正轨,也意味着自己人生的稳步发展。作为我们普通人,其实很多人是更倾向于低风险低收益,只是面对第二种高收益的时候忍不住去投机一把。第一种方式下,我们其实可以去不断优化提升自身技能,改正自己投资理念、思维定式,形成特有的能力正向升值通道,同样地可以实现自己的赚钱单位的阶梯上升。这个方法慢,但是稳定且风险完全个人可控。第二种方式则风险偏好更大,结果是收益也放大,但是一旦出现损失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。面对如此情景,建议八个字——戒急戒躁,慎终如始。戒急,这里的意思是不要有投机心态,一旦决定承担更高风险就必须有个让自己坚信不疑的充分理由,这个理由可以让自己遇到艰难险阻依然不折不挠,这才能是个好的开始;戒躁则是要在遇到困难挫折、冷言嘲讽、声名利诱依然能够不为所动,咬定青松不放松的韧劲。如若不然,心态飘忽不定则很难涉过重重险滩。慎重如始,则无败事。我们常常喊着不忘初心,真正能做大的反倒寥寥无几,这四个字更像是阿弥陀佛一样一种信仰而已。正如一支优质股,即便知道长期持有必得丰收,但面对短期的波动起伏往往寝食难安如芒在背。
对于寻常心态的寻常的我们,也许可以尝试从第二种向第一种平滑过渡的方法——低风险高收益,简单来说即是上行收益大于下行风险,在最低收益有保障的前提下提高风险敞口。有人说正常上班的同时“兼职”创业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,其实这样往往容易进入布里丹毛驴囧境,笔者还是更倾向于专注。只是在进行全力一搏的时候,需要在自己熟悉且有较高把握的领域、方向打开缺口,而不是看着收益只顾莽撞。比如创业,最好在自己深耕的行业有一定可信赖的同伴的情况下,大家齐心协力来突破。最坏的情况即便突破失败,依然可以回到行业中继续历练。
如果你想钱的单位是千计,你赚钱的单位也不过万;如果你想钱的单位是万计,你赚钱方法方式的考虑范围也不过是万计;如果你想钱的单位是十万甚至百万计,那么你赚钱方式和思考模式肯定与千或万无法相提并论,即便实现不了,赚钱的单位也不至于跌到千或百。如果想钱的单位是万,相信绝大多数人肯定不会如股市里的散户薅一笔就跑的打法,而是专业地分析并对优质选择的股票做长期持有;如果想钱的单位是十万起,那么可以肯定那个人就不太可能专注去参与二级市场的投资,因为这个量级的钱需要规模化且收益更高方向更确定的投资。
当一个人在做着赚轻松钱的努力时,先确认下自己“想”这个钱的单位是多少,再去评估这个风险与收益比,综合自己的资源和能力,试着去做些调整,也许就不再那么关注眼前的哪些“小确幸”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