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云阳人才网 > 资讯快报 >
明年重庆经济工作这样干

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   时间:2020-12-30    云阳人才网

2021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

       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、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增强“四个意识”,坚定“四个自信”,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,坚持“两点”定位、“两地”“两高”目标,发挥“三个作用”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,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,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,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,切实担当新发展使命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,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,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,坚持系统观念,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,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,继续做好“六稳”工作、落实“六保”任务,科学精准落实宏观政策,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,坚持扩大内需战略,强化科技战略支撑,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,确保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安全稳定,确保“十四五”发展开好局,确保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迈新步,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

2021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

扎实有效做好明年各项经济工作,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:一要把预期目标确定好,二要把各项政策运用好,三要把重大战略落实好,四要把规划纲要编制好,五要把安全底线守护好

一、深入推进科技创新

建好创新平台 高水平建设西部(重庆)科学城。以重庆高新区、两江协同创新区为引领,集聚更多创新资源,释放更多创新动能

发挥人才作用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,打造一大批本土科技人才

健全体制机制 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,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动力

二、接续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

优化产业体系 始终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摆在突出位置,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巩固提升“芯屏器核网”全产业链,加快建设“云联数算用”全要素群,深化拓展“住业游乐购”全场景集,高水平打造“智造重镇”“智慧名城”。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,推动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。因地制宜发展壮大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

建强产业链供应链 着力补齐短板,着力锻造长板

夯实产业基础 实施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,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

三、千方百计扩大内需

更好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

着力发挥投资关键作用

坚决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

四、全面推进改革开放

以深层次改革激发高质量发展动能,推动开放通道、开放平台、开放环境等协同建设,加快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

五、扎实推动城乡融合发展

着力推进城市更新 深入抓好新型城镇化,做到产城融合、职住平衡、生态宜居、交通便利。落实城市更新行动,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,配套完善社区管理服务。持续推进“两江四岸”治理提升、“四山”保护提升,彰显重庆山水人文的独特魅力。完善应急、防灾减灾、城市安全等设施体系

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强新阶段“三农”工作,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。遏制耕地“非农化”、防止“非粮化”,规范“耕地占补平衡”,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

持续推进“一区两群”协调发展 落实好“一区两群”协调发展机制的实施意见,提升中心城区与主城新区同城化发展水平,强化“一区”对“两群”的带动作用,建好市域跨区县协作平台

六、持续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

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,统筹治水、建林、禁渔、防灾、护文,推动生态系统质量全面提升。顺应自然、因地制宜,持续实施国土绿化行动

强化污染治理 聚焦碧水、蓝天、净土,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。抓好交通、扬尘污染防治,统筹治理工业、农业面源等污染,降低污染物浓度

推动绿色发展 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、能源结构,完善排污权、碳排放权等交易机制,推动传统产业、园区、企业绿色发展、循环发展;全面推进垃圾分类,积极推广绿色建筑,让绿色生活观念蔚然成风

七、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

下大力气解决住房领域突出问题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、不是用来炒的定位,租购并举,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。在轨道站点、产业园区和人口集聚区增加租赁住房供给

强化就业优先政策 要稳妥保障重点人群就业,要做好重点行业、重点企业稳就业工作,要积极拓宽就业渠道

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推动基础教育布局优化和质量提升,完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,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。加快完善养老服务体系。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,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,实施健康中国重庆行动。重视改善城市低收入群体等困难群众生活,及时精准救助困难群众

切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

适应新发展阶段、贯彻新发展理念、构建新发展格局,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。各级党委(党组)和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,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

一要提高抓经济工作的政治站位

二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

三要提高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